首页 Ag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Ag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> 新闻动态 > 晚年李奇微复盘抗美援朝:幸有空军优势,不然对美军来说更是悲剧_志愿军_中国人_士兵

晚年李奇微复盘抗美援朝:幸有空军优势,不然对美军来说更是悲剧_志愿军_中国人_士兵

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0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82

“将军,您真觉得光凭飞机大炮就能打赢中国人?”1953年深秋,东京盟军总部的一个房间里,一名年轻参谋捧着刚刚誊写完的停战协定副本,疑惑地问道。站在窗边的李奇微,掸了掸手中香烟的烟灰,眼神扫过停机坪上整齐排列的F-86战机:“孩子,要不是这些铁鸟在背后支撑,咱们的士兵恐怕连三八线都难以触及。”窗玻璃反射出他鬓角的白霜,也映出三年前那个风雪交加的寒夜——那个他亲身经历的痛苦记忆。

1950年11月1日,在云山战场,美军第8骑兵团的探照灯刚扫过冰封的临津江,突然跃出的黑影令机枪手汤姆森差点把手中的雪茄掉到地上。这位曾参加诺曼底登陆的老兵,在战俘营里低声嘀咕:“中国兵比德国佬还要邪乎,他们冲锋时竟然连喊杀声都没有!”当时担任美军第1军军长的米尔本收到前线的紧急电报时,作战地图上的箭头还指向鸭绿江——谁能想到,志愿军竟然敢在美军侦察机的眼皮底下,成功完成了十万人的穿插。

李奇微接任第8集团军司令那一晚,五角大楼传来的加密电报里藏着一种黑色幽默:刚被志愿军39军击溃的骑兵团,依然在其番号中带有“快速反应部队”的荣耀。这位以严谨著称的将军翻看着战报,直摇头:“我们的空中侦察拍到了中国军队的动向,可没人相信他们真敢发起进攻。”更令他不安的是,被俘的美军士兵所描述的夜袭场景:刺破寒夜的冲锋号,手榴弹如雨点般砸入散兵坑,志愿军的棉鞋在雪地上行走,居然比皮靴还要悄无声息。

展开剩余68%

实话说,美军并非没有应对之策。在云山南麓的炮兵阵地上,M4谢尔曼坦克的履带印依然清晰可见。可是,当志愿军116师侦察连巧妙地融入南朝鲜的溃兵队伍,理所当然地穿过了三道警戒线时,阵地上的观察哨还以为迎来了友军。直到凌晨三点,三颗红色信号弹升空,美军才猛然意识到,阵地前方不到三十米的地方,已经蹲伏着披着白布的中国战士。在战地记者拍下的画面中,一个中国士兵的棉衣被燃烧弹烧穿,但他依然紧紧攥着爆破筒,毫不犹豫地扑向那辆坦克。

如果说李奇微没有几把刷子,那可真是个笑话。这位西点出身的将军所创立的“磁性战术”,无疑让志愿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——白天用飞机大炮轰开缺口,晚上却悄悄撤退二十公里,以避开敌人的锋芒。然而,当李奇微晚年在回忆录中回顾时,坦言道:“要不是我们的飞机能将炮弹像撒糖豆一样撒下,估计早就被包饺子了。”尤其是1951年元旦那场雪中战斗,最能说明这一点:志愿军六个师顶着凝固汽油弹的猛烈攻击,奋力强攻汉城。美军飞行员后来报告称,“地面上的火海如同一片汪洋,根本无法分辨敌我。”

有趣的是,双方对于俘虏的态度却形成了鲜明对比。被遣返回国的美军战俘约翰逊回忆道,中国的看守会在他们的棉被上拍打掉积雪,而美军战机扫射志愿军行进队伍时,却从不顾及下面是否有举白旗的自家士兵。李奇微在回忆录中酸溜溜地夸奖敌人:“他们甚至为阵亡者整理遗容,这种骑士精神,咱们早在太平洋战场上丢掉了。”

要谈空中优势有多么关键,那就看上甘岭的战斗了。范佛里特将军调集了300门重炮对山头进行狂轰滥炸,山头被削低了整整两米。然而,坑道里的志愿军硬是坚持了43天。李奇微私下和同僚谈起时,曾嘀咕道:“要是换作我们的人,早就举着白旗唱‘星条旗永不落’了。”不过,他嘴硬,坚称志愿军是借助了夜战的优势。但他忽略了一点——在朝鲜的冬夜,气温降到零下30度,志愿军战士冻得手指僵硬,连扳动扳机的力气都没有,但他们依然能悄无声息地摸到美军岗哨前。

停战谈判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。当中朝代表要求禁止在朝鲜使用细菌武器时,美军代表急得拍桌子:“这是对我们荣誉的侮辱!”但后来解密的五角大楼文件显示,1952年初,美军确实在铁原地区投下过带有鼠疫杆菌的跳蚤弹。李奇微晚年在接受记者提问时,老头儿一边叼着烟斗一边装作糊涂:“战争嘛,总得留些悬念给历史学家。”

东京湾的密苏里号受降仪式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年。当李奇微在回忆录中写下“空中优势是救命稻草”时,或许他在回想那些永远留在长津湖冰面上的陆战队员。如今站在首尔龙山基地俯瞰汉江,曾经被炸毁的水泥桥墩依然静静伫立——它们像一组沉默的砝码,衡量着钢铁与意志之间的较量。归根结底,李奇微他们始终没弄明白一个问题:为什么那些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军队,最终只能在板门店的谈判桌上签署那份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平局。

发布于:天津市